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财联社1月10日讯(记者 王海春)基于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及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境内外资本正积极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戴德梁行华东区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卢强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确定性在全球形成基
财联社1月10日讯(记者 王海春)基于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及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境内外资本正积极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戴德梁行华东区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卢强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确定性在全球形成基本共识。
卢强提到,多家机构调整了对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摩根士丹利将中国2023年GDP增长率预测从同比增5%调增至5.4%,瑞银、野村证券也分别将预测值从4.5%和4%调增至4.9%和4.8%。
卢强告诉记者,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将对地产大宗交易形成利好。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房地产大宗交易有望出现回暖态势。新加坡资金及部分来自欧洲的基金相对活跃,美洲地区基金则相对谨慎。”卢强说。
仲量联行华东区资本市场部总监孙翎也指出,随着防疫政策优化以及过去几年资产价格理性调整,投资者信心正在加速回归,预计今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反弹。
“投资机构返场的动作相当明显。从我们近期与投资机构交流的情况来看,今年开年不少机构表现非常积极,启动了多方面前期筛选项目等准备工作,今年二三季度这些投资机构有望入市。”孙翎对记者表示。
新年伊始,上海市场便成交了一例金额不低的房地产大宗交易。
铁狮门近日披露,其向凯德投资的人民币基金出售位于上海的尚浦中心项目,交易估值为76亿元。凯德投资披露,其2022年在中国募集了三只境内人民币基金,三只基金总规模近47亿元,并完成了对三个商办及产业园区资产的收购,使得凯德投资旗下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增加近90亿元。
凯德投资(中国)首席执行官潘子翔表示,凯德投资对中国的发展前景有充足信心,未来将通过扩大与国内资本合作,继续在多元资产类别寻求投资机会,加快在中国的业务增长。
孙翎指出,上海是房地产大宗交易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从去年上海大宗交易市场情况来看,虽然成交金额有所下降,但如果分不同时段进行比较,去年的活跃度仍相当可观,显示出上海经济具有较强的韧性。
据仲量联行最新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海房地产大宗交易投资市场共录得74宗交易,成交量约836.4亿元,较2021年约1083亿元的成交量有所回落。
孙翎称,受市场及疫情等因素影响,上海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大宗交易成交相对低迷,但在房地产利好政策支持下,上海第四季度大宗交易出现明显反弹,当季成交量约264亿元,占全年成交量31.6%,同比上升36.8%。
据仲量联行数据,办公物业依旧在上海大宗交易成交资产类型中占据主导位置,成交金额占比为64.3%,成交宗数占比为50%。除办公物业,长租公寓亦受到投资者追捧,2022年全年有15笔大宗交易为长租公寓,占比居第二位。
孙翎介绍,从去年上海资产交易和买家类型来看,办公楼为交易最主要的资产类别,内资自用型买家占据主导地位,投资买家占比较小。
“今年投资机构占比有望出现一定提升。同时,随着市场情况好转,将对酒店类资产处置形成利好,尤其是一些城市酒店及度假型酒店,资产价格将有所回归。此外,今年商办及零售物业市场租金将逐步回暖,一些待出售的商业物业,交易活跃度也将明显提升。”孙翎说。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后,境外资本看到其中潜在的机会,并为此募集了不少资金。为加速回笼资金,部分房企加大了资产处置力度,市场上优质项目有所增加。一些海外资本成立了以此为主题的基金,在中国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在孙翎看来,房企去年以来加大了资产处置力度,但由于一些资产抵押率较高,部分项目融资规模可能超过资产估值,因而投资机构接手的案例相对较少。
“部分房企为回笼资金,此前往往会以相对低的价格出让部分资产。随着市场逐步好转,今年房地产资产价格或较此前有所增长,加之房企再融资政策的宽松将对房企决策形成一定影响,房企出让资产不再有抛售的心态,此类交易规模是否会回落仍有待观察。”孙翎补充道。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