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扬州取消楼市“双限” 更多城市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财联社6月25日讯(记者 王海春)扬州再度放松楼市调控。
据扬州发布消息,扬州市住建局经与市财政、税务、银保监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多部门会商,扬州自7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关于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施行期1年,实施范围覆盖扬州全市。
此次扬州新政,包括调整限制性政策、继续执行人才购房补贴、再次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为购房前期资金等8条措施。
其中,调整限购及限售,为扬州本次政策中最引人关注的措施之一。通知提出,在扬州市区购买改善性住房的,不再执行限购政策,其原有住房不再执行限售政策。
“扬州在最新政策中,取消了购买改善性住房在全市区的限购和限售政策,其可以说是近期首个公开宣布解除房地产‘双限’的城市。”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称。
其进一步指出,扬州此次政策的重心,在于对改善型住房需求进行了政策放松,即无论是出售二手房还是认购第二套住房,其限制性政策已全部解除。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表示,此举将促进“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改善性需求的释放,成为撬动扬州市场需求端的有力举措。
事实上,在四个月前,扬州已对限制性政策做出调整。
今年2月20日,扬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该通知第一条即提出,“鼓励在扬来扬大专及以上人才和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在市区购房,其他人员不再执行限购政策。”与此同时,扬州还取消了二手房3年限售政策。
而扬州2月份所发布的举措,为该市对原有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扬州市住建局曾于2022年5月发布通知明确,在扬来扬大专及以上人才和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在市区购房的,可不适用现行限购政策。
“在今年2月前取消限购措施基础上,扬州本次扩大了政策适用的人群范围,并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市,进一步加大了政策调整的力度。”严跃进表示。
此外,扬州在最新通知提出,将继续执行在扬来扬大专及以上人才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商品住房),给予所缴纳契税100%的一次性购房补贴政策;继续执行现行市区各地制定的支持人才和二孩以上家庭购房补贴政策。
据悉,该项措施为四个月前扬州楼市政策的延续。今年2月20日,扬州在《关于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佳房需求的通知》中明确,2023年2月20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对在扬来扬大专及以上人才在市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商品住房),给予所缴纳契税100%的一次性购房补贴。
此次新政,扬州还进一步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也可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为购房前期资金。
通知第2条提出,阶段性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缴存人在扬州市区购买自住商品房且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单缴存人、双缴存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阶段性上调至60万元、100万元。通知第3条则提出,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购买扬州市区新建商品住房且符合购房提取条件的,在购房合同网签备案后,可申请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作为购房前期资金。
除出台需求端的支持性政策,扬州在供给端也展开了扶持措施。据悉,扬州将继续延长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时限至6个月,继续执行现行预售监管资金助企纾困,房企可申请延期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最长可延至办理首批销售许可时补足。
在关荣雪看来,扬州此次新政仍然保持着对人才、多孩家庭等群体的购房支持,将扩大住房需求的释放,有助于进一步加快楼市成交端的回稳。
“本次新政是扬州今年内第三次释放政策松绑信号,延续与优化双管齐下是本次政策的主旋律。随着多项宽松政策的叠加效果逐渐显现,当地楼市有望加快恢复。”关荣雪表示。
中指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从整体市场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购房者置业情绪偏弱。步入6月,市场活跃度延续回落态势。
据中指院数据,6月前三周(5月29日-6月18日)重点50城商品住宅周均成交面积略低于5月周均水平,较去年同期(5月30日-6月19日)下降20%左右。
“降息对市场预期的修复产生了一定积极效果,但对市场销售端的实质性带动有限,购房者入市节奏并未好转,房地产市场表现依然较为平淡。短期若有更多、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市场预期或进一步出现好转。”陈文静表示。
“不久前福建省福清市公开宣布全面取消限售,此次扬州对限购和限售进行双解除的措施,信号意义较强。这进一步说明,各地正在松绑调控,预计下半年各地会加大出台各类宽松性政策,其他城市近期也会进一步对限制性政策进行松绑。”严跃进补充道。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