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亏掉太多,主观多头私募集体遭遇投资人“网暴”,管理人与投资人经历耐心大考
财联社12月15日讯(记者 闫军)对基金经理的质疑并不局限在公募,近期,私募投资者频繁在社交平台晒亏损单,把私募推至舆论漩涡。
在日前有投资者控诉量化巨头幻方,投资100万赔掉20万却被收3万“业绩报酬”之后,晒单轮到了主观多头私募。近期,百亿私募汐泰投资被投资者挂了网。
根据投资者晒出的交易明细可以看出,该投资者在2021年8月4日申购了100万汐泰旗下某私募基金,在近期赎回,仅剩37.23万。两年4个月期间,100万亏损了近63万。伤心的投资者控诉之余,也表示“以后不买了”。
缘何大亏?回应之外的原因
对于大幅亏损的原因,汐泰投资并未回避,在此前给媒体的回应中表示,除了市场整体不好之外,主要是两方面因素导致:
一是今年年初仓位低,在1月中旬才陆续加仓,没有享受到前期涨幅,2月份市场走弱,医药、消费整体有所回调;
二是行业配置方面,持仓的医药生物、新能源、食品饮料等板块贡献了主要负收益。
这份回应相对来说是坦诚的,择时没做好,比如,年初医药行业有一波反弹,但是加仓滞后了,等仓位上来的时候,医药、消费开始回调。选股标的整体回调较大,医药生物、新能源、食品饮料这些板块在今年整体没有太好的表现,除了医药生物在今年10月开启了一波小反弹之外,新能源单边下挫,多只个股已经连创新低,食品饮料全年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
早在今年8月的投资月报中,汐泰投资表示,在短期交易很难获取收益的情况下,中长期应立足行业和个股,等待长期基本面兑现。
汐泰投资执行董事、投资总监朱纪刚此前曾表示,在长期方向上,经济的逐步修复和美国加息结束都是必然事件,未来看好医药、科技、顺周期和消费当中具备成熟逻辑的子行业和个股。
当下,的确迎来了美国加息结束的曙光,但是大亏的投资者却不愿意和汐泰共同走下去了。指责管理人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是反观这只产品,除了管理人对市场判断、公司发展周期等出现了一定的误判之外,还有两个偏技术性的因素需引起警醒。
第一个因素,投资者的申购时间刚好是产品的净值高点。这是整个投资界的难题,只有产品涨起来了,投资者才能注意到,继而进场追高,而基金公司从做大规模角度,多数不会选择拒绝投资者的钱,这就导致多数投资者是买在了市场最热闹、最人声鼎沸之时。进场之后开始亏损被套,跌幅扩大,最后难以忍受开始割肉。
投资是反人性的,真正能够敢在市场低位时出手的并不多,好在现在已经有些管理人开始重视逆周期布局,在管理基金达到一定规模、板块高位时进行封盘,不再接受申购,等市场到达低位时再放开限制,引导投资者逢低布局。
此外,盈亏同源,以新能源为例,在整个板块连涨之后,行业大幅扩张产能,进入去库存周期,此前的高估值自然难以为继。
第二个因素,这只产品没有设置风控线。据了解汐泰旗下多数产品是设置了预警线、平仓线,而这只没有相关设置,因此跌幅持续扩大,在上述投资者赎回时,该基金净值仅剩0.502。预警线、平仓线一直都是双刃剑,一旦设置,触及后清盘,可能给投资者造成实际亏损,没有翻盘的余地;但是在弱市中,却能起到一种保护投资者的作用。这里需要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在于,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能幸运回本,有时候学会放弃也需要勇气,而预警线、平仓线是就是外赋的勇气。
主观私募遭遇寒冬
有个流传非常广的段子这样说,某人报名了私募大赛,结果忘了账户密码,整个比赛期间空仓,误操作,结果在大赛结束的时候,成绩打败了90%以上的管理人。
从近期市场感受来讲,这又不仅仅是一个段子,沪指持续震荡过程中,已经有不少明星管理人的净值遭遇回撤。
今年10月19日,沪指退守3000点的时候,嘉越投资总监吴悦风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把剩下的子弹都打完了,反而一身轻松,闪了,一年以后回顾这条博文”。
还没有到吴悦风约定回顾的时间,但是近期关于他的产品下半年回撤近40%的消息已经出现了,作为有险资背景的管理人,原本应该非常重视风控的吴悦风这次梭哈略早了些。
近期喊出“现在股市是20年一遇的机会”的李蓓产品净值表现并不乐观,好买基金网数据显示,半夏投资旗下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亏损率已经高达15.93%。
画风逐渐“李大霄”化的林园在最新接受采访时表示,沪指历史最高点6124点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突破,绝对不是中国股市的最高点。再看净值,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林园投资旗下273只基金,从公司维度考量,近一年收益率为4.78%,但是大批发行在2021年的基金,净值腰斩并不少见。
在汐泰投资者晒亏损的正文下,不少投资者也纷纷贴出自己的投资亏损经历,某投资者留言称“买了三家私募,全亏,今年7月赎回了高毅的产品,两年多亏了20%,聚鸣投资去年赚12%,今年亏17%,景林的产品现在收益率为-14%。聚鸣何景林都要明年才能赎回。”
不少网友给这位投资者留言安慰,“再忍忍,曙光就要来了。”也有留言表示,“这三家产品其实还行,建议再扛一扛,高毅和聚鸣唯一缺点就是规模比较大,景林波动比较大,但是总体这三家还不错,基金经理言行一致,不会乱来。”
努力之余,还需静等市场花开
一位主观多头私募人士表示,公司基金经理人虽然不多,但真的很勤奋,做研究,去企业调研。亏钱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只是这种努力在当下来看,暂时还没有得到回报。
等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基本面回暖的同时,不少私募也在基金拓展能力圈。
一位接近汐泰投资的人士表示,随着两年业绩承压,但是这家公司团队相对稳定,在人才引进上逐步加强。一方面改善原有的投研架构,用新研究员、基金经理覆盖成长行业以及成长范围以外的其他行业,避免极端行情对整个公司业绩冲击;另一方面改进投研的考核方式,对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有更加清晰且严格的考核制度,更为看重基金经理自己的能力以及相互赋能。
资管行业的宗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相对于产品涨跌都能够坐收管理的机构而言,投资者的信任是行业生存的基础。当前,市场还有一个段子流传较广,某券商近期基金销售特别好,有人好奇原因,券商渠道老总表示,以前没这么大力气卖过基金,没伤过客户,再加上强行摊派指标,自然卖得好。
如果这份信任被消耗殆尽,行业该如何立足?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