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南向资金2023年重仓“中字头”收益颇丰 年末布局转向或开启新一轮调仓
财联社12月29日讯(编辑 马轶杰)2023年恒指一路弱势震荡下行,但南向资金依然持续流入港股市场,累计流入规模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一度超过2.9万亿港元。
港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前10月,南向资金占港股日均成交额的比重也创出新高,达到15%的水平。
这也意味着,以南向资金为首的内地资金在港股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左右港股行情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港股行情走弱的趋势背景下,受到南向资金关注的行业与个股往往更有机会跑赢大盘,走出相对独立上涨行情。
下面我们将梳理南向资金近一年来的动向,以洞察内资目前对港股的偏好。
总体上,2023年南向资金继续加仓港股,但流入力度有所减弱,操作风格也出现了变化。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南向资金全年累计成交7.19万亿港元,继续较2022年小幅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南向净买入规模大约3188.4亿港元,较2022年全年3863亿港元有所减少,同比下滑约两成左右。
注:南向资金每月净流入变化
逐月来看,与2022年稳步加仓、持续流入的风格不同,2023年南向资金整体操作具有明显的“高抛低吸”特征。
其中3-5月及8-10月为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的高峰期,同期恒指分别累计下跌了7.84%和14.77%。进入四季度后,恒指跌势趋缓,南向资金流入水平也同步走低。
而从行业层面看,南向资金年内更偏好防御属性较高及位于周期底部的板块。
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南向资金流入港股电力与公用事业板块的资金近2500亿港元。
此外,电信、能源等基本面预期更为确定的行业也都获得了超过300亿港元的净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资金2023年对港股科技板块及金融股的关注减弱,上述两大板块2022年均获得了超过千亿港元的净流入,今年资金流入的规模明显下滑。
不过,地产、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位于行业周期底部的板块反而继续获得了南向资金的关注。
个股方面,受年初火热的“中特估”行情带动,中字头成为南向资金加仓的主要目标。
近一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排名前10的个股中,有四家“中字头”国企。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00941.HK)、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中国平安(02318.HK)、中国神华(01088.HK)分别获净买入分别达215.87亿港元、107.54亿港元、28.35亿港元及28.27亿港元,合计约380亿港元。
而在南向资金的持续加仓之下,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港股股价2023年分别累涨37.55%、50.46%及36.19%。
另一方面,虽然科技行业整体的关注度减弱,但部分科技股仍获得了南向资金的流入。
其中美团-W(03690.HK)、商汤(00020.HK)、快手(01024.HK)分别获流入204.90亿港元、46.37亿港元及37.56亿港元。
但从走势上看,南向资金对科技股的买入并未带来预期中的收益。美团、商汤、快手的股价今年分别累跌约53.12%,47.75%及25.48%。这也解释了为何南向资金在2023年对科技股的关注低于往年。腾讯控股全年更是被南向资金净卖出近50亿港元。
展望2024年,南向资金影响力或进一步加强,同时也可能出现新一轮的“调仓换股”。
华泰证券分析师王以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23年8月恒指出现大级别调整后,港股整体呈现“南向流入+外资流出”的分化态势。
而从南向资金持续“高抛低吸”的操作风格来看,短期市场趋势性向上的信心不足,更偏向于个股及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此外,恒指年末跌势趋缓后,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度回升,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也较前期反弹约10%以上。
随着美联储年末转向暂停加息,市场流动性预期缓解。南向资金加仓了医药等成长型行业,并减弱了对消费、价值股的配置力度。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