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猪企年度出栏数据透视:上市猪企销量已超1.3亿头 “猪茅”或现上市首亏|行业动态
近期上市猪企已陆续公布年度出栏数据,在2023年亏多赚少的情况下,全行业集体亏损已成定局,其中成本最优牧原股份(002714.SZ)也难逃亏损命运。
2023年上市猪企依然保持扩张节奏,但头部放缓,内部出现分化。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前十大上市猪企2023年销量已超过1.3亿头,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按照2023年TOP前20猪企年初制定的出栏目标来看,其年度生猪出栏量市场占有率由2018年8.82%提升至30.67%,集团化占比显著提升。
上市猪企2023年出栏节奏分化放缓
截至1月9日,部分上市猪企已公布2023年出栏数据,与2022年相比,多数猪企仍保持扩张态势,但扩张速度再度放缓,同时出现分化。
具体来看,头部猪企中均保持扩张节奏,其中牧原股份年出栏量较去年同期略微增长,仅为4.27%,温氏股份(300498.SZ)和新希望(000876.SZ)、大北农(0002385.SZ)仍保持两位数增速,分别为46.65%、21%、36.5%。
值得一提的是,头部猪企已逐步度过产能快速释放期,未来更看重质量发展。新希望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现在公司更看重调结构、降成本和提质量,规模也很重要,但现阶段不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公司现有的能繁数量、以及公司效率、PSY水平都有提升,足以满足未来两年的出栏目标,因为现有的产能基础,所以我们现阶段主要精力和焦点都在降成本方面。”
全年来看,据目前已公布月报,生猪养殖第二梯队中增速最快的是唐人神(002567.SZ),全年出栏量较去年增长72.05%,已达到年出栏量371万头,天邦食品同比增长61.03%,年初的增速王傲农生物(603363.SH)在后半年已开始放缓节奏,年度出栏量增长12.91%。
目前上市猪企中减产的仅有*ST正邦(002157.SZ)和金新农(002548.SZ),其中*ST正邦已连续两年减产,今年出栏量同比下降35.14%,金新农同比下降16.67%。
对于上市猪企年度出栏节奏分化,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鄢美玲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一方面是资金问题,资金链较为充裕或者融资渠道良好的集团场为了占领市场份额,或存在继续扩张的步伐,相反资金紧张的企业则进行一定的减产行为。另一方面是猪病影响,部分企业受猪病影响,母猪及育肥猪或受到一定影响,致使产能减退。最后202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行业普遍亏损,部分养殖场对后市较为悲观,或放慢扩张步伐。
“猪茅”牧原股份或现上市首亏
春节前旺季来临,但未出现业内盼望的反弹行情,行业内自2023年四季度开始进行能繁母猪淘汰,背后原因不言而喻——长期亏损叠加资金紧张。
其中成本最优的牧原股份,虽在第三季度猪价短暂回暖时实现盈利,但在四季度猪价拖累下,牧原股份全年亏损可能较三季度扩大,或出现上市首次亏损。
根据牧原股份四季度出栏数据测算,2023年Q4公司或亏损21.28亿元,前三季度公司已亏损18.42亿元。
而在集体亏损的情况下,行业还是寄希望于降本增效,今年头部猪企降本作用较为明显。根据最新公布数据,牧原股份11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4.9元/kg,温氏股份10月份成本15.6元/kg,新希望11月运营场线的出栏完全成本已经达到15.6元/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成本方面,集团场的完全养殖成本和散户成本差距在逐步缩小,鄢美玲表示,目前集团场养殖完全成本普遍在7.45-8.5元/斤,同时中小规模场完成成本大约在7.5-8.5元/斤,散户养殖成本大约在7.5-8.0元/斤。
但在资金方面,中小规模场正承担巨大压力。行业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2023年)尤其是饲料厂的销量掉的是非常严重,据我了解两就这两个月,很多饲料厂销量都至少是减半,现在母猪的规模可能在500头到1万头之间的规模的企业应该是最难受的。水平融资能力不及集团猪企,也没有散养户的灵活性,这类猪企很多资金链应该都处于要断裂的边缘。资不抵债,压力很大,只能寄希望于后面的猪价能上涨。”
傲农生物昨日公告,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导致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形。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36581.84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4.61%。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