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跌,纳指跌5.82%,较历史最高收盘纪录下跌超过20%,确认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道指跌5.5%,较历史最高收盘纪录低逾10%,确认进入修正区间;标普500指数跌5.97%,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大型科技股全线下挫,特斯拉跌超10%,英伟达、苹果跌超7%,奈飞跌超6%,Meta跌超5%,亚马逊跌超4%,微软、谷歌跌超3%。热门中概股集体下跌,哔哩哔哩、爱奇艺跌超13%,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大跌,纳指跌5.82%,较历史最高收盘纪录下跌超过20%,确认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道指跌5.5%,较历史最高收盘纪录低逾10%,确认进入修正区间;标普500指数跌5.97%,创2020年3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挫,特斯拉跌超10%,英伟达、苹果跌超7%,奈飞跌超6%,Meta跌超5%,亚马逊跌超4%,微软、谷歌跌超3%。热门中概股集体下跌,哔哩哔哩、爱奇艺跌超13%,阿里巴巴、腾讯音乐跌超9%,拼多多、百度跌超8%,小鹏汽车跌8%,京东、蔚来跌超7%,理想汽车、微博跌超6%。
当地时间3日和4日,美股市场出现“黑色48小时”,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两日分别下跌11.44%、10.53%,日跌幅均在近五年的高位。在这场风暴中,备受市场瞩目的美股“科技七巨头”全军覆没,苹果、特斯拉的区间跌幅均超过15%,“七巨头”平均跌幅达12.17%——短短两日内,这些科技巨头的总市值蒸发1.84万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大幅资金在冲击下开始“转战”A股和港股市场。
从指数表现来看,港股科技指数相对 A 股科技指数弹性更大,跑赢年份更多。——不管是在 20 年、 24 年、25 年的上涨市场中,还是在 22 年的下跌市场中,港股科技主题指数表现优于 A 股科技主题指数。
其中,有一个港股科技指数将与“美股七姐妹”直接对标的“中国科技十雄”一网罗尽——港股科技指数。目前这个指数也是市场上唯一100%覆盖“科技十巨头”(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吉利汽车、中芯国际)的港股科技类指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日,港股科技指数(931574)的估值水平恰好低于22.9的历史分位(22.89),处于20%的历史分位,估值较低。历史经验表明,每次科技范式转移都会催生新的指数王者,港股科技指数已经形成了【低估值+高弹性+强催化】的“黄金三角”——大家可以通过跟踪的指数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布局指数,利用ETF的T+0交易机制和南向资金连续20个月净流入的共振,埋伏港股科技板块巨大的补涨空间。
日经225指数、东证指数均跌超5%,日经225指数自去年12月高点累计跌20%。美国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走阔至2022年5月以来最大。
股票交易数据分析,可以去mt5股票交易软平台查看。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