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由巴倫週刊節選自《投資的怪圈》中第三章《貪婪》
由巴倫週刊節選自《投資的怪圈》中第三章《貪婪》
搞懂了這麼多理論,為什麼還是做不好投資?也許這是因為我們還遠遠不夠瞭解我們自己,我們的大腦經常驅使我們去做一些在投資層面上不符合邏輯的事情,但這些事情從情緒上來看卻完全說得通,這就是為什麼知道正確的答案和做正確的事情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當你在作出關於金錢的決定時,你那具有混亂而神奇的複雜性的大腦可能處於最佳或最差的狀態,但同時也最能體現出人的本性。
《投資的怪圈:成為洞察人性的聰明投資者》正是一本基於神經經濟學研究的書。神經經濟學是神經學、經濟學和心理學交叉領域,作為經濟學的新興領域,神經經濟學將大腦的反應與日常的投資心理與行為結合起來,它能夠讓我們理解投資行為背後的驅動因素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認識投資。
這本書的作者賈森·茨威格是經典著作《聰明的投資者》主編,曾被譽為“最懂格雷厄姆的兩個人之一(另一位為巴菲特)”,他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曾經擔任《貨幣》雜誌高級撰稿人,《時代》雜誌和《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福布斯》共同基金欄目主編,深諳“投資中的人性”。為了寫這本書,作者探訪了數十家全球頂尖神經經濟學實驗室,親身參與大量現場實驗,並將這些權威專家的研究成果與自己的投資經驗結合起來,讓讀者能夠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的投資本性,以及如何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做出合理抉擇。本文選自《投資的怪圈》第三章《貪婪》。
01 為什麼好消息會如此糟糕?
華爾街最古老的格言之一是:“在謠言中買進,在消息中賣出。”
這句陳詞濫調背後的理論是,當聰明的投資者們普遍認為某件大事即將發生時,股市就會上漲。然後,一旦公眾得知這一好消息,精明的投資者就會高價脫手,股價就會下跌。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它可能更多地與每個人大腦中的預期回路有關,而不是與少數幾個大投資者超常的腦力有關。賽萊拉基因公司(Celera Genomics Group)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該公司的股價因希望而飆升,但因現實而下跌。1999 年 9 月 8 日,賽萊拉開始進行人類基因組測序。通過逐個識別構成人類 DNA 的 30 億個堿基對,該公司可能實現生物技術歷史上最大的飛躍之一。隨著賽萊拉光彩奪目的事業開始吸引人們的關注,投資者們便滿懷期待。1999 年 12 月,法國興業證券(SG Cowen)的生物技術股分析師埃裏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總結了市場的心態:“投資者對這個行業充滿了熱情,希望今天的故事能夠帶動明天的經濟。”賽萊拉的股價從測序專案開始時的 17.41 美元飆升至 2000 年初的 244 美元高點。
2000 年 6 月 26 日,在白宮舉行的一場盛大的新聞發佈會上(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和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也出席了),賽萊拉基因公司的首席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J. Craig Venter)稱這是“人類 10 萬年曆史上的一個歷史性時刻”:該公司破解了人類基因密碼。然而,該公司的股票對這一官方消息做出了什麼反應呢?暴跌!當天下跌 10.2%,第二天又下跌 12.7%。
沒有任何事情使公司的命運變得更糟。恰恰相反,賽萊拉所取得的是一個科學奇跡。那麼,為什麼股市會崩盤呢?最可能的解釋很簡單,那就是期望之火很容易被現實的冷水澆滅。投資者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一出來,興奮感就消失了。由此產生的情感真空幾乎立即被一種痛苦的意識所填滿,即未來不會像過去那樣令人興奮。正如尤吉·貝拉(Yogi Berra)的一句名言:“未來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了。”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讓投資者沒有什麼可期待的,所以他們退出了,股票崩盤了。
截至 2006 年底,賽萊拉公司(阿普雷拉公司旗下兩只股票之一)的股價約為 14 美元,比歷史最高點低了 90% 以上。這表明,如果一家公司最大的資產是投資者的貪婪,那麼買入其股票會帶來很大危險。
02 記憶是由金錢鑄就的
德國的研究人員在一項引人注目的實驗中測試了經濟收益預期是否能改善記憶力。神經學家用磁共振成像掃描器掃描人們的大腦,同時向他們展示錘子、汽車或葡萄等物體的圖片。有些圖片與贏得1歐元的機會配對,而另一些則沒有任何獎勵。參與者很快就知道了哪些圖片與賺錢的前景有可靠的聯繫。磁共振成像顯示,當這些圖片出現時,人們的預期回路會猛烈地啟動。
緊接著,研究人員向參與者展示了一組更大的圖片,包括一些之前沒有在掃描器中顯示的圖片。人們能非常準確地分辨出他們在之前的實驗中看到的圖片。他們同樣善於識別這些圖片中哪些預測了經濟收益,哪些與收益無關。
三周後,參與者回到實驗室。在那裏,他們再次看到了這些圖片。然而,這一次,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儘管他們已經 21 天沒有看到這些圖片了,卻能更容易地分辨出那些表示能獲得經濟利益的圖片和那些無法獲得經濟利益的圖片。
這一發現震驚了研究人員,他們回去重新檢查了三周前的掃描結果。結果表明,潛在的獎勵性圖片不僅在預期回路中,而且在大腦中負責長期記憶的海馬區引發了更強烈的活動。
最初的期望之火似乎以某種方式將潛在回報的記憶更深刻地烙進了大腦。神經學家埃姆拉·杜澤爾(Emrah Duzel)說:“對記憶的形成來說,預期獎勵比收到獎勵更重要。”一旦你瞭解到一個賭博可以賺錢,你便會記得那些環境和預期的刺激,記憶更清楚,也更持久。像藝術家運用噴霧使顏色更加穩定一樣,預期就是記憶的固定劑,使你對獲得獎勵的記憶不會隨著時間而褪色。
蒙特利爾康考迪亞大學的神經學家彼得·西格爾(Peter Shizgal)說,對一些人來說,那種美好感覺的記憶可能會擠掉各種更重要的財務資訊。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我認識的一位心理學家有一個病人患有強迫性賭博的問題,一個週末這個病人贏了大約 10 萬美元。他問病人:‘你的淨收益或淨損失是多少?’病人說:‘賠了 190 萬美元,我總共投入了 200 萬美元,最終贏了 10 萬美元!’”西格爾解釋說:“他的回答的第一部分完全沒有感情色彩。這一部分才是重要資訊,但對他沒有影響。只有最終贏錢才是真正令他難忘的,並將繼續控制他的行為。”
難怪我們許多人在回顧過去的投資時,只是盯著那些能夠與沃倫·巴菲特相媲美的亮點,而實際上,我們真實的投資記錄中充滿了錯誤和損失。因為收益預期能幫助我們記住我們的收穫,因此,回頭看時,成功率只有 20% 的投資往往也能給我們帶來美好感覺。
正如小野武年的老鼠實驗所表明的那樣,人的預期似乎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對記憶的回顧,第二階段是充滿希望的展望。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勞裏·津克在真人秀中獎之前從未買過彩票,之後卻愛上了玩彩票;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馬克·吐溫儘管很有錢,卻一直想發大財。
03 控制你的貪婪
怎樣才能讓大腦的預期回路避開財務困境呢?首先要意識到你的預期回路會失控,這就是它的一種工作方式。因此,如果你大腦的其餘部分不對預期進行制衡,你最終將追逐每一個在你面前爆發的熱點。從長遠來看,除了風險和損失,你什麼也得不到。下麵的策略可以教你如何做得更好。
在華爾街,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任何事情都是不確定的
記住,你的搜尋系統是由發大財的感覺激發的,這種感覺會妨礙你計算發財的概率。要警惕那些想用套話來誘惑你上當的人,這些套話包括“讓你的財產翻一倍”“上不封頂”“真的要漲了”等。一項投資的預期回報率越高,你應該問的問題就越多。從這個問題開始:為什麼知道這個偉大投資的人願意讓其他人知道這個秘密呢?然後問自己這個問題:為什麼這個難得的投資機遇偏偏降臨到我頭上呢?此外,千萬不要,我重複一遍,千萬不要根據一個你從未見過的經紀人主動打來的電話進行投資。你要說“不”,然後掛掉。千萬不要,我還要重複一遍,千萬不要回復一封不請自來的鼓勵你投資的電子郵件,對這種郵件,直接刪除,不要打開。
幸運很少兩次青睞你
如果你曾經嘗到過忽然發財的甜頭,就很可能想用餘生來找回那種感覺。雖然發現過去一直上漲的股票很容易,但要發現未來繼續上漲的股票就難多了。尤其要當心那些令你回憶起很久以前賺過錢的股票,因為這類股票與之前你賺錢的那只股票有相似之處可能純屬巧合。只有仔細研究了一只股票背後的基本業務之後,你才可以投入鉅資買入,即便股市放假 5 年,你也樂於持有。
把你的“應急錢”鎖起來,把鑰匙扔掉
如果你不能阻止自己在市場上冒險,那麼至少要限制一下風險水準。就像一個賭徒把錢包鎖在酒店保險箱裏,只帶 200 美元到賭場來,以此限制自己的潛在損失一樣,你也應該為投機性交易設定一個上限。將至少 90% 的資金投入低成本、多元化、涵蓋市場所有類別股票的指數基金中。投機交易的比例最高為 10%。確保你的“應急錢”與你的長期投資完全分開,永遠不要混在一起。不管它漲多少或跌多少,永遠不要在投機性帳戶上加大賭注。(尤其重要的是,當你的交易行情很好時,要抵制住加大賭注的誘惑。)如果投機性帳戶賠了,就關掉它。
經得住暗示的誘惑
巴甫洛夫實驗中的那條狗一聽到鈴聲響起就會流口水,酒鬼一聽到房間另一頭啤酒倒入玻璃杯的聲音就渴望喝一杯,同樣,股市也會不斷地發出信號,誘惑你入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心理學家霍華德·拉克林(Howard Rachlin)指出,戒煙的第一步最好就是每天嘗試抽同樣數量的香煙,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線索:貪婪的機會越少,預期的誘惑就越小,那麼你的自控能力也就越強。
布萊恩·克努森建議:捫心自問一下,怎樣才能清理自己的環境?(想想一個試圖戒煙的人,他把所有的煙灰缸都藏了起來。)怎樣才能讓自己接觸到更少的暗示?試著關掉電視上的財經頻道,這樣就不會有任何關於股市走勢的喧囂去分散你對長期財務目標的關注。或者,如果你發現自己每天都要經過當地的股票經紀公司,忍不住隔著窗戶偷看電子顯示器上的股票行情,那麼你就另選一條路。如果你發現自己癡迷於在網上查看股票價格,那麼可以使用流覽器上的歷史窗口來計算每天查詢股票價格的次數,這個數字可能會讓你深感震驚。減少查詢次數的第一步就是知道自己每天查詢得多麼頻繁。
要控制暗示帶來的誘惑,另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在你買入或賣出一只股票之前列出一份清單,寫上每項投資必須達到的標準。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每年的年報中都列出了六項收購標準,其中包括董事長巴菲特和副董事長芒格對他們考慮收購的任何公司都適用的標準。確保清單中包括了一些你不願意深入考慮的因素,這樣你就可以很快排除掉那些可能誘惑你的壞主意。
三思而後行
至少在投資方面,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提倡的“無思之想”會引發災難。相反,你需要三思而後行。克努森說:“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風險收益的總額遠遠比獲得收益的微小概率更能驅動你的行為。如果你能意識到這一點,那麼你應該對自己說,‘我應該走開,和我的孩子們玩一個小時,然後再想想’。”
在巨大收益的前景刺激下做出的財務決定是一個糟糕的主意。冷靜下來,如果你沒有孩子來分散你的注意力,那就繞著街區散散步或者去健身房,然後重新考慮一下,等到你的熱情已經過去,預期回路已經冷卻下來,再重新思考。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