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交易員們真的很幸福,都快被彭博終端給寵壞了!
如今的交易員們真的很幸福,都快被彭博終端給寵壞了!
在沒有彭博終端的那個年代,人們都是怎麼交易的呢?在寬頻和網路向我們的手機發送即時報價和分析之前,他們只能從小黑板上獲取買賣點差和歷史數據的資訊。於是,我們決定回頭看看過去,在行情顯示系統還沒有出現的那個年代。
作為上個世紀的全球金融巨無霸,美國在維護歷史記錄方面也做得特別到位。紐約的美國金融博物館如今就保管著豐富的關於金融交易歷史的一系列照片。從這些完善的影像記錄中,我們得以窺探科技是如何一步步改變著金融行業的形態。
經紀人過去常常將紐約市中心的主交易大廳稱為“場外交易所”。這裏也是“美國股票交易所”的前身。
絕大多數時候,交易是從窗口探出和場外交易員用手勢溝通完成的。交易員是交易的核心。在暴雪中,他們依然聚集在場外交易所。
第一臺股票自動報價機出現在1867年11月,是從一個收報機改良而來。托馬斯·愛迪生之後發明了另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自動報價機。
當時人們認為股票自動報價機是非常新奇的玩意兒。
但是,股票自動報價機也被認為是不平等的象徵。下麵這張1911年《生活》雜誌的照片裏,一個男人正在研究股票價格,而他對面一群“不幸的人”都在用手指著他。
隨著電報的普及,曼哈頓市中心上空遍佈密密麻麻的電報線,其中很多電報線用來傳送股票報價資訊。
1926年,道瓊斯公司開始採用一種單頁大字報的宣傳。下麵是懸掛有剪貼板的豪華裝飾藝術品。
下麵是歷史上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的報價機紙帶,記錄了美國紐約股市暴跌的這一天最開始的部分交易。下圖顯示了歷史上這一天是如何結束的。可以看到,當天的交易量在逐步增加。一名交易員穿著雨衣站在華爾街一個交易站前。
報價機紙帶一直用到了1970年代。1932年出現了一種牌價顯示器,只需要撥出股票相應的號碼,就可以看到該股票的買賣報價。下麵是顯示牌價顯示器的升級版本。
隨著工業性報價板的出現,從前的小黑板正式退出華爾街的歷史。
利用紐約中心傳輸站,牌價顯示器向美國400多個報價板提供股票的開市價、收市價、和最高最低價。下麵是控制牌價顯示器的中心傳輸站的一個部分。
這可能是最酷的一張照片了:1930年代Benjamin Block & Co.公司的一間經紀人辦公室,裏面有數個自動報價機和股票報價板。
股票交易所設置了一個“報價室”,人們在這裏接聽客戶來電,並在1分鐘內提供股票報價資訊。下麵這張照片的背後寫著:“由於男性工作者短缺,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華爾街找到了工作。”需留意的是,這張照片攝於1943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這些機器當時一直被使用著。接下來電子顯示幕時代到來。下麵是1955年的一個電子顯示幕。
不過,報價機並未很快被取代,而是繼續存在了半個世紀。下麵是一名女性在查看“高速紙帶和報價”。
這個奇妙的裝置是Trans-Lux的一臺“個人報價機”。
到1970年代,東西看起來就比較熟悉了。這是Bunker Ramo的一個顯示終端。
70年代,一名女性坐在一家經紀公司的終端機前,操作著當時最新的報價器。當時這個機器被認為非常“高速”,它每分鐘可以輸入900個字元。
到80年代,在報價技術上做得最出色的是Quotron。下麵是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股災當日,Quotron終端的顯示記錄。
Quotron在當時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後來這家公司賣給了路透。
看,下麵是一個手持型Quotron機器。
如今,交易平臺基本上都用的是非常強大的電腦,它們處理數據的速度遠遠超過30年前了。
但是,還是覺得那個時候真的很酷……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斯坦利·克羅是華爾街有名的「長線交易大師」、「趨勢交易大師」,他先後出版了六本專著。他在華爾街的33年之中,一直在市場上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當被問及是否是長線交易者的時候,他說:「在贏利時我做長線,虧損時我是短線。」下面是他的23條交易理念。
外匯市場的高流動性和全天候交易機會,吸引眾多投資人參與。然而,市場上的交易平台良莠不齊,許多黑平台與假券商往往透過話術吸引用戶入金,之後以各種理由拒絕出金甚至捲款潛逃。為幫助投資人避開這類高風險陷阱,外匯天眼不但持續收錄全球交易商資訊,也會針對熱門平台進行測評。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一起查看ProfitWave這家券商,提供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
市場常常引用「市場智慧和經驗法則」進行交易,然而,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陳詞濫調的「集合」,這些投資(交易)神話無處不在,但卻不能給交易者帶來什麼幫助,甚至使交易者陷入複雜且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以下是交易中6個「無知」的交易「智慧或法則」,這些可能引發交易者陷入「交易誤區」,最終導致帳戶虧損。
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外匯、期貨和差價合約交易為投資人提供了豐富的資產配置選擇。然而,伴隨市場活躍而來的,還有各種不法交易平台和高風險陷阱。近年來,許多投資人因輕信高收益承諾,最終落入無法出金、資金被騙的困境。因此,選擇一家受監管且交易環境透明的券商,已成為投資前的必備步驟。今天,近期外匯天眼收到不少用戶詢問Lutex Options的評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