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世界因科技發展與生活型態的變遷,人們愈來愈習慣透過網路與世界連接,遠端工作與線上交友成為許多人日常的一部分。然而,這種改變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其中一項就是假交友投資詐騙日漸猖獗,造成極大的財務損失,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議題。
當今世界因科技發展與生活型態的變遷,人們愈來愈習慣透過網路與世界連接,遠端工作與線上交友成為許多人日常的一部分。然而,這種改變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其中一項就是假交友投資詐騙日漸猖獗,造成極大的財務損失,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議題。
日前,外匯天眼就收到一位投資人針對KNIGHT MARKET的爆料,控訴這個黑平台的惡行。據了解,受害者是在網路上認識一位暱稱為「萱」的女網友,很快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姐妹淘,之後偶然間聊到理財話題,因此被對方邀請加入一個投資群組。
一開始受害者只是在群組裡接收相關的行情資訊,進而得知「老師」有提供成員投資專案,只要加入就能輕鬆獲利。她看到許多成員都分享自己賺錢的截圖與心得,不免也躍躍欲試,於是決定向老師與助理詢問投資詳情。
由於對方聲稱只要參與專案就能讓本金翻10倍,受害者聽了很是心動,於是便依照指示到KNIGHT的網站註冊,並且刷卡入金新台幣3萬多元。然而,之後的操作成效並不如預期,不但原本的承諾跳票,還要求受害者投入更多資金,否則所有錢都無法領回。
受害者認為這種要求相當不合理,懷疑自己可能是碰到假交友詐騙,上網查證後發現這平台果然有問題,於是決定上外匯天眼曝光其真面目,同時收集證據報警處理,希望有機會拿回被卡在黑平台裡的資金。
原本我們想進入受害者提供的詐騙網址,收集更多相關資訊,但發現目前網站已經被165全民防騙網封鎖,以免有更多台灣民眾受害。使用WhoisDog查詢會看到這個網站是在今年1/19才設立,只有註冊1年,預計在2025/1/19到期,怎麼看都像是詐騙黑平台的免洗網站。
透過外匯天眼官網查詢,我們會看到有3家名稱包含「KNIGHT」的交易商,三者的共同點是成立時間都沒超過5年,而且缺乏有效的監管牌照資訊,具有高級風險隱患,天眼評分都不到2分,看起來問題重重,可能屬於同一個詐騙集團。
其中KNIGHT MARKET這個平台之前就曾經被外匯天眼爆料,指其幕後老闆開設了許多外匯詐騙平台,而且手法與本篇類似,聲稱有厲害的團隊可以代操獲利,引誘受害者入金,之後同樣以各種藉口拒絕出金,甚至逼迫繳錢。
目前KNIGHT MARKET的官網已經處於無法連線的狀態,而且使用WhoisDog查詢也發現其網域已經恢復為「可註冊」的狀態,由此推測這個黑平台應該已經轉移陣地另起爐灶,因此我們要再次提醒所有用戶,最近請小心任何名字含有「KNIGHT」的投資平台,以免誤入詐騙集團的陷阱,蒙受不必要的財務損失。
有鑑於網路電信詐騙案件持續增加,如果你看到網路廣告或網友宣稱有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的投資管道,那百分之百是詐騙,為了你的安全著想,請立即封鎖與檢舉。若你想知道一家美股、期貨、外匯經紀商是否值得信任,則可以使用外匯天眼APP的「券商查詢」功能,幫助你掌握相關的監管資訊、交易環境、關係族譜、天眼實勘、整體評分,輕鬆識破黑平台與假券商的真面目,遠離假投資詐騙的危害。
在進行交易前,務必先用外匯天眼搜尋券商評價,初步判斷是否為黑平台
想投資美股、外匯、期貨卻又怕被騙?最齊全的證券商資訊都在這
入金前,務必先使用金融市場反詐騙網站外匯天眼,保障你的交易安全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做外匯投資的人,可能會經常看到美國FED升息的消息。每一次升息,都會跟薅羊毛、其他國家的資本回流美國等相關,可以說美國FED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對世界經濟有影響。那美國FED到底是什麼機構?為何存在感這麼強?
在選擇交易平台的過程中,投資人常面臨一個矛盾的問題:究竟是該選擇「品牌知名度高」的平台,還是「使用體驗佳、條件彈性」的新興券商?市面上每家平台幾乎都宣 稱自己安全、穩定、服務好,但等到真正入金操作才發現問題,似乎又為時已晚。為幫助投資人在資訊爆炸的市場中做出明智的選擇,外匯天眼除了收錄全球經紀商資訊外,也定期發布交易商測評文章,分享挑選平台的依據。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一起解析最近極具人氣的券商Neex。
做為全球最權威、專業的經紀商查詢平台,外匯天眼自成立以來除了持續收錄、更新超過66000家平台資訊,更經常發布詐騙平台示警與交易商測評文章,為用戶的資金與交易安全嚴格把關。近期我們發現MERJ這家券商存在相當高的安全風險,下面是相關的查詢結果。
在今年1月,外匯天眼注意到PipsMasterPro這家交易商存在相當高的詐騙風險,不久後便收到用戶針對該平台的爆料,分享自己被假網友誘導做黃金交易,結果帳戶無故被凍結的受害經過。上個月更發現該平台的網站已經無法連線,可能已經跑路。然而,3月中我們卻又收到另一位受害者針對該平台的爆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