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際能源署(IEA)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隨著全球需求在亞洲地區強勁增長,並且OPEC+成員國面臨來自國際制裁的壓力,全球石油供應過剩的預期被大幅下調。IEA將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量的預測修正至45萬桶/日,相比兩個月前的預期減少了近50%。這一調整反映出全球市場的供需狀況發生了變化。根據IEA的最新數據,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仍有望達到創紀錄的日均1.04億桶。然而,俄羅斯和伊朗等OPEC+
國際能源署(IEA)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隨著全球需求在亞洲地區強勁增長,並且OPEC+成員國面臨來自國際制裁的壓力,全球石油供應過剩的預期被大幅下調。IEA將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過剩量的預測修正至45萬桶/日,相比兩個月前的預期減少了近50%。這一調整反映出全球市場的供需狀況發生了變化。
根據IEA的最新數據,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仍有望達到創紀錄的日均1.04億桶。然而,俄羅斯和伊朗等OPEC+國家的產量預期已被下調,主要因為美國加強了對這些國家出口的制裁措施。IEA表示,俄羅斯和伊朗在國際市場的供應鏈緊張,尤其是制裁帶來的影響,使得全球石油價格出現了波動。
1月份,倫敦原油期貨價格一度突破80美元/桶,但在市場消化了特朗普政府新的貿易政策後,油價開始回落。經過兩個月的調整後,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跌破75美元/桶,主要是由於特朗普和普京達成一致,計畫就俄烏衝突進行談判,這對市場情緒產生了影響。
隨著拜登政府對俄羅斯實施了全面制裁,並且特朗普加大了對伊朗的施壓力度,IEA進一步下調了對OPEC+日產量的預測,降幅為17萬桶/日。這些因素的交織使得全球石油供應面臨風險,同時也影響了市場的定價機制。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