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财联社2月7日讯(记者 刘超凤)2月7日,民生证券“踏雪寻春”春季投资策略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 针对2023年消费能否如期复苏,地产能否平稳着陆,产业转型与能源转型能否继续推进,以及困扰全球的通胀走
财联社2月7日讯(记者 刘超凤)2月7日,民生证券“踏雪寻春”春季投资策略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
针对2023年消费能否如期复苏,地产能否平稳着陆,产业转型与能源转型能否继续推进,以及困扰全球的通胀走势将会何去何从等市场焦点,民生证券全方位展望了2023年的投资机遇。
民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表示,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接近8万亿,超额储蓄对2023年资产定价意义重大。若2023年地产企稳,风险偏好修复,股市等风险性资产将迎来流动性红利。
民生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牟一凌则表示,长期看建议配置以下几类资产:一是黄金和大宗商品;二是部分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资产央企将迎来重估;三是军事;四是比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主题投资。
胡又文:重视研究团队的建设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又文为本次春季策略会作开幕致辞。他表示,“面对去年疫情的不利影响,民生研究院上下团结一心,去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22年,民生证券研究院强势崛起,新团队研究业务以黑马之姿大跨步挺入佣金收入“亿元俱乐部”。根据wind数据,民生证券2022年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1.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080万元,同比增幅达331%,在31家“亿元俱乐部”成员中的增幅排名第一位,市场排名也从去年的第43名提升至第29名。
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胡又文表示,“2023年,民生证券研究院将一如既往,重视研究团队的建设,加强行业研究覆盖面,适应市场多样化的研究需求,提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能力。”
迁址上海后,民生证券的快速发展备受市场和多方关注。其长期坚持的“投资+投行+投研”业务发展战略极具务实性和前瞻性,使民生证券把握住了注册制的机遇,快速成为行业内以投行业务为龙头,“投资”+“投研”为两翼,三投联动、特点鲜明,具备差异化竞争能力的特色券商。
民生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持续保持行业优势地位,在IPO过会数量、承销保荐收入和在审项目数量均排在行业前列。民生证券担任保荐机构的福斯达成为上交所兔年上市第一股,截至目前,民生证券在审IPO数量排名行业第四。2022年,民生证券过会IPO项目26家,IPO项目过会数量排名行业第六;发行上市16家,行业排名第八位;在股转系统挂牌21家,排名主办券商第一。
周君芝:股债仍存在战略性机会
会场上,民生证券总量团队还发表了对未来投资趋势的展望。
据民生证券测算,以2019年的增速作为潜在增速趋势值,测算得到2022年“超额”储蓄规模接近8万亿。超额储蓄主要由地产减配和消费节制贡献。其中,居民减配地产贡献了约4万亿超额储蓄;居民消费节制贡献了约2万亿超额储蓄;居民赎回理财贡献了约0.8万亿超额储蓄;减税降费贡献了约0.7万亿超额储蓄。
民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认为,2022年超额储蓄本质上是财政货币扩张结果,其经济含义是“政府扩杠杆,私人部门缩杠杆”。当消费和地产失去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基建扩张顶上,保证经济增长及居民收入不过度下降;当地产价格下行叠加民营房企信用收缩时,财政信用顶上,避免金融缩表。
超额储蓄之下何类资产将受益?周君芝表示,超额储蓄本质上与地产周期相关性极高。在超额储蓄释放过程中,当地产销售未有明显起色,股市和债市仍存在阶段性机会,节奏上债市早于股市。
牟一凌:看好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中国基本面修复方面,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认知修复是基于一种“边际上不能更差”的思路。这种朴素的思路并不能从长期战略配置上看解决问题。
民生证券策略首席牟一凌认为,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波动是巨大的,且将超出市场想象,新的主体接力过程中,因为“合法性”和“必要性”的制约,往往需要出现在力挽狂澜之际,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下中国的货币乘数在7.38,高于全球一般水平,日本、美国的经验指示了要么一场冲击带来巨大的波动让央行突破原有范式,要么用一个更漫长的过程迎接更长时间的估值收缩。
此外,牟一凌也提到,中国进入了类似于1930s年代在安全中求得发展的时期,基于安全建设的诉求本身也是以中央政府和国企央企为主导的主体信用扩张的时期。对于过去几年更多的是收入预期受损而不是资产负债表受损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可能也会在其中获得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机会。
民生证券对于2023年的展望,大幅偏离于当下市场的一致预期,即中国边际修复,海外衰退流动性宽松,外需下降内需上升;中国经济一季度修复预期,二三季度等待基本面,三四季度基本面牛市;经济复苏温和,因此流动性宽松有利于权益。
应对未来动荡的环境,牟一凌建议配置以下几类资产:第一,伴随以美元为代表的信用走弱,站在货币反面的黄金,有供给约束和战略意义的大宗商品将会迎来机遇,包括油、金、铜和部分小金属,以及资源运输(油运和部分中国优势产业运输);第二,价值成长策略将在传统行业中逐步被挖掘,包括:煤炭、电信运营,部分战略性基础设施和重资产央企迎来重估(涉及建筑类、运输类和炼厂);第三,军事工业在全球GDP中比例上升的趋势会初步形成。第四,主题投资将从产业政策和海外映射上带来机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元宇宙。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