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其實除了上一個層面的“三率”,還有最重要的“一律”,就是:紀律。
接上:
不斷提升認知,從而達到交易的最高級別——穩定盈利(一)
不斷提升認知,從而達到交易的最高級別——穩定盈利(二)
四、大學生階段:心態的管理---紀律
其實除了上一個層面的“三率”,還有最重要的“一律”,就是:紀律。
紀律是可以把上述“三率”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且能夠實現重複性操作的執行力。能做好這一層面的人,已經到了金字塔的頂部,只占到所有交易者的1%左右。
在這個層面,交易者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就是用紀律去統領一切概率的可能性,我希望大家努力的去理解。
紀律(心態):
在紀律的貫穿下,圍繞概率做出計畫。
“勝敗”,“對錯”,和“盈虧”是三個全完不同的概念。
這個概念我沒有見過任何交易書本上提出來,是我把他們提煉出來的。
勝敗:
在這裏,勝率的意義變了,勝敗並不是指盈利和虧損,而是行情有沒有按照你計畫的大概率事件進行。這個意義很重要,仔細體會,因為這就是概率世界,要用概率思維。
比如:
我覺得黃金明天價格上漲,日K線是實體較大的陽線是大概率事件,於是做好計畫,明天找個日內低點進場做多,結果行情沒有按照計畫的上漲,行情只是震盪了一天,我在晚點時間找個高位平倉出局,最後收了一個十字星K線,雖然這次操作是小幅盈利的,但是我從統計上我是按照失敗率來計算的。
對錯:
對錯是整體策略的執行力的結果。
還是舉黃金的例子:
我決定做一個黃金的日線級別的波段,明天入場做多。
進場點:
在日內找低點進場,時間大概是下午16:00~18:00(歐洲時間段),或者21:00~23:00(美國時間段)
持倉形態:
在第二天淩晨2:00必須走出實體超過5美金的日K線。
止損時間和形態:
進場後2小時不拉升止損;
進場後下跌超過3美金止損;
進場後最低點如果高於開盤價,跌破開盤價止損;(和上一條哪個優先哪個執行);
超過淩晨2:00,日K線實體不足5美金止損(也可能是止盈了)。
進場倉位:
10%
止盈:
跌破5日均線止盈;
跌破正止損價位止盈(正止損是我發明的詞,也就是行情大幅離開成本價以後,在成本價上方0.5~1美金設置止損)
計畫做5個交易日,第5個交易日當天找高點止盈(時間止盈)。
好了,時間空間都有了,下麵就是明天的執行力了,第二天有沒有完全按照計畫去執行,如果執行了,就是“對”,沒有按照計畫執行“就是”錯。
如果你發現計畫制定的有漏洞,那麼也一定要按照計畫進行,或者按照損失最小的方式執行,然後執行之後在根據盤後總結,分析總結,修改計畫的不足。絕對不能盤中臨時修改計畫,這個是大忌。
盈虧:
最後,其實最不重要的才是盈虧。
這個很矛盾,做交易嘛,最重要的就是賺錢,但是做過幾年交易的朋友肯定明白一個問題,你越是注重盈虧,你越是賺不到錢。你過分專注於你的頭寸的浮盈或者浮虧,浮盈一點就馬上想落袋為安,浮虧加大反而幻想能扭虧為盈,或者你如果開多單後,行情下跌,你止損,剛止損不久後行情就開始上漲,最後甩掉你開始一波行情,然後自己就開始後悔。
過分專注帳戶頭寸盈虧,你的心態就會被甩來甩去,失去執行力。
最後我發現,只要認真關注勝敗(也就是趨勢掌控能力),和對錯(計畫執行能力),最後必定盈利,盈利其實只是計畫的副產品。
在橋水基金的CEO雷·達裏奧 的《原則》一書中描述了一級效應,二級效應和三級效應的概念。
簡單的說,你要達到高級別的目的,就要忍受或者忽視低級別的痛苦。
比如你想健身獲得好身材(二級效應),你就要忍受健身中的肌肉痛苦(一級效應);
你想身體健康(二級效應),你就要忍受不能吃各種你喜愛的含高脂肪,膽固醇,糖分的食品(一級效應)。
同樣道理,如果你想在市場長期穩定盈利(三級效應),就必須堅持關注勝敗(也就是趨勢掌控能力),和對錯(計畫執行能力)(二級效應),並且忽視盈虧(一級效應)。
其實紀律就是把上述過程一遍又一遍的機械性的重複,直到形成一種習慣。
接上:
不斷提升認知,從而達到交易的最高級別——穩定盈利(一)
不斷提升認知,從而達到交易的最高級別——穩定盈利(二)
四、大學生階段:心態的管理---紀律
其實除了上一個層面的“三率”,還有最重要的“一律”,就是:紀律。
紀律是可以把上述“三率”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並且能夠實現重複性操作的執行力。能做好這一層面的人,已經到了金字塔的頂部,只占到所有交易者的1%左右。
在這個層面,交易者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就是用紀律去統領一切概率的可能性,我希望大家努力的去理解。
紀律(心態):
在紀律的貫穿下,圍繞概率做出計畫。
“勝敗”,“對錯”,和“盈虧”是三個全完不同的概念。
這個概念我沒有見過任何交易書本上提出來,是我把他們提煉出來的。
勝敗:
在這裏,勝率的意義變了,勝敗並不是指盈利和虧損,而是行情有沒有按照你計畫的大概率事件進行。這個意義很重要,仔細體會,因為這就是概率世界,要用概率思維。
比如:
我覺得黃金明天價格上漲,日K線是實體較大的陽線是大概率事件,於是做好計畫,明天找個日內低點進場做多,結果行情沒有按照計畫的上漲,行情只是震盪了一天,我在晚點時間找個高位平倉出局,最後收了一個十字星K線,雖然這次操作是小幅盈利的,但是我從統計上我是按照失敗率來計算的。
對錯:
對錯是整體策略的執行力的結果。
還是舉黃金的例子:
我決定做一個黃金的日線級別的波段,明天入場做多。
進場點:
在日內找低點進場,時間大概是下午16:00~18:00(歐洲時間段),或者21:00~23:00(美國時間段)
持倉形態:
在第二天淩晨2:00必須走出實體超過5美金的日K線。
止損時間和形態:
進場後2小時不拉升止損;
進場後下跌超過3美金止損;
進場後最低點如果高於開盤價,跌破開盤價止損;(和上一條哪個優先哪個執行);
超過淩晨2:00,日K線實體不足5美金止損(也可能是止盈了)。
進場倉位:
10%
止盈:
跌破5日均線止盈;
跌破正止損價位止盈(正止損是我發明的詞,也就是行情大幅離開成本價以後,在成本價上方0.5~1美金設置止損)
計畫做5個交易日,第5個交易日當天找高點止盈(時間止盈)。
好了,時間空間都有了,下麵就是明天的執行力了,第二天有沒有完全按照計畫去執行,如果執行了,就是“對”,沒有按照計畫執行“就是”錯。
如果你發現計畫制定的有漏洞,那麼也一定要按照計畫進行,或者按照損失最小的方式執行,然後執行之後在根據盤後總結,分析總結,修改計畫的不足。絕對不能盤中臨時修改計畫,這個是大忌。
盈虧:
最後,其實最不重要的才是盈虧。
這個很矛盾,做交易嘛,最重要的就是賺錢,但是做過幾年交易的朋友肯定明白一個問題,你越是注重盈虧,你越是賺不到錢。你過分專注於你的頭寸的浮盈或者浮虧,浮盈一點就馬上想落袋為安,浮虧加大反而幻想能扭虧為盈,或者你如果開多單後,行情下跌,你止損,剛止損不久後行情就開始上漲,最後甩掉你開始一波行情,然後自己就開始後悔。
過分專注帳戶頭寸盈虧,你的心態就會被甩來甩去,失去執行力。
最後我發現,只要認真關注勝敗(也就是趨勢掌控能力),和對錯(計畫執行能力),最後必定盈利,盈利其實只是計畫的副產品。
在橋水基金的CEO雷·達裏奧 的《原則》一書中描述了一級效應,二級效應和三級效應的概念。
簡單的說,你要達到高級別的目的,就要忍受或者忽視低級別的痛苦。
比如你想健身獲得好身材(二級效應),你就要忍受健身中的肌肉痛苦(一級效應);
你想身體健康(二級效應),你就要忍受不能吃各種你喜愛的含高脂肪,膽固醇,糖分的食品(一級效應)。
同樣道理,如果你想在市場長期穩定盈利(三級效應),就必須堅持關注勝敗(也就是趨勢掌控能力),和對錯(計畫執行能力)(二級效應),並且忽視盈虧(一級效應)。
其實紀律就是把上述過程一遍又一遍的機械性的重複,直到形成一種習慣。
良性的迴圈可以讓你穩定盈利,惡性循環讓你持續虧損。
良性迴圈是:
自信---自律---獲利---自豪---自信
惡性循環是:
盈利---違反策略---虧損---沮喪(情緒失控)---大虧
所以要想辦法走向良性迴圈,並形成習慣。
比如本來你通過幾百次交易統計,找到了勝率和賠率最高的形態去交易,比如在5日均線以上做多,5日均線一下做空,或者只做趨勢開始以後的折返行情,結果連續止損了3,4次以後(假設3,4次連續止損在系統中是正常的情況),但是你的心態不平衡了,開始不服氣,和市場鬧情緒,丟掉了原來的計畫,開始追漲殺跌,或者抄底摸頂,你背離了你的高勝率和賠率系統,結果勝率賠率大幅下降,最後導致大虧。
或者你本來就只做趨勢行情的折返走勢,這樣賠率最高,比如漲勢的趨勢,下跌後調整的折返的底部空間止損有限,但是上漲空間卻很大,這樣的交易是高賠率系統。結果可能因為折返走勢是一個複雜整理走勢,時間和空間都超過你的預期,比如你預期整理5天,結果可能整理了8天,你覺得應該是v型反轉,結果走了一個abc三浪,甚至是5浪的下跌三角形整理,結果你止損了好幾次,就開始亂了,要麼是賭氣開始頻繁交易,虧損加大,要麼就是害怕繼續止損停止了,從而錯過了這次機會(記住錯過一段機會行情也是虧損,因為盈虧同源,該抓住的行情沒抓住,也會造成你帳戶最終的盈虧比不均衡造成虧損)。
或者是你總是感覺你的某次機會是包賺不賠的機會,錯過太可惜,你無形中放大了勝率,你想,本來應該下10張標準合約的,盈利30%,但是如果你下20張合約,那帳戶可以盈利60%,多好的機會啊。結果你違背了你的系統,放大的倉位,無形中大大提高了破產率,本來可以行情反向走20%你才爆倉,結果由於倉位增加了一倍,10%就爆倉破產了。結果很不幸,交易所半夜修改規格,你做的品種第二天開盤很快跌停,然後連續三天,你爆倉了。
你內心無形中放大機會的勝率,往往可以導致你不自覺的增加倉位,加大破產率。
這些都是交易中導致走向惡性循環的一些例子。
那麼說到這裏,大家就明白了,穩定盈利的關鍵是在於如何保持始終紀律的執行。
這裏我說幾點我的經驗:
1、行為習慣的改變能力:
《幽靈的禮物》這本書裏面講了兩部分一部分就是操作,第二部分是行為習慣的改變,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對第一部分操作很感興趣,但是過了幾年再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第二部分才是核心內容。
有句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交易者裏面大家性格各異,性格差異性造成了多彩的世界。有個性,這個沒錯,我們彼此交朋友,只要人的人品不壞,性格有棱角都可以相互包容,也不影響你的正常生活。但是在交易的世界,如果你的性格有一點點棱角,都可能造成虧損,赤裸裸的虧損,所以市場迫使交易者必須對自己的性格經行調整,我們不能騙自己,我們必須對自己100%的忠誠。
我們必須謹小慎微,一只眼睛盯著市場,一只眼睛盯著自己,一遍又一遍的審視自己,有沒情緒失控,頻繁交易,不按照計畫進行,放大盈利預期從而加重倉位。。。。。。
雖然我們成人了,但是我們必須像小孩子一樣對待自己。
從改掉壞習慣的角度來看,小孩子其實挺幸福的,犯了錯誤,老師和家長一定會很快出來指責或者懲罰,讓小孩子很快就能記住這件事是錯誤的,並且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是在交易者中,沒有人監督自己,規則是自己定的,可以隨意修改,所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縱容自己,這就造成了我們總是再犯同樣的錯誤。
比如吸煙有害健康,煙民大部分都有戒煙的經歷,但是大部分都失敗了,原因很簡單,自己制定的規則對自己的約束力不足。
如果有一條法律,吸煙的人只要決定戒煙要去公安局備案,如果發現再次吸煙,拉出去槍斃。我估計戒煙者99%能戒掉。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成年了就了不起了,其實我們的內心一樣需要約束和監管。
具體方法還是要自己去找,適合自己最重要。
比如我戒掉頻繁操作的過程,我每天提前寫好交易計畫,並且規定交易次數,然後列印出來,然後簽字送給老婆監督,然後第二天讓老婆檢查帳戶,看看符合不符合昨天的內容,如果不符合當面罰跪。怎麼樣我也是一個好面子的男人,哪里能受得了這個屈辱,這件事堅持了半個多月,我就徹底戒掉了頻繁交易的習慣,交易次數到了以後主動關電腦,出去散步。
小插曲是為什麼老婆監管半個多月就不監管了呢,不是我意志力不強,是我老婆看到我帳戶的盈虧波動後受不了,女人嘛。總是和我吵架,所以中止了,但是我發現我的習慣已經改過來了。
記得一本書上說一個新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只要21天,還是有道理的。
我見過的想改變自己行為的方式還有很多,甚至有的很殘忍,我見過一個做交易的朋友,總是抄底摸頂虧損,結果他犯一次錯誤就拿煙頭燙一次胳膊,想改變這個壞習慣,最後在他胳膊有6個煙疤以後他徹底改變了。
不管什麼方法,記住不要指望自己的自控力有多麼高,找到一些類似適合於自己,甚至類似教育小孩子的方法,讓自己徹底改變。
為什麼要改變自己的不好的行為習慣,因為盈虧同源,你要想穩定盈利,不光要盈利,還要控制虧損。我做了2年大概1400多筆交易的記錄,我發現我只要把抄底摸頂,頻繁交易,重倉交易,情緒不穩定時候的交易造成的虧損去掉,我的帳戶將大幅盈利。所以行為習慣的改變直接造成了你到底是盈利還是虧損。
我見過一個交易員,號稱期貨交易做了18年,雞湯和大道理給你講一堆,結果一問18年虧了600萬,到現在還沒有穩定盈利,我從細節看得出,他在講道理的時候什麼都知道,一開始交易,不良習慣就總是伴隨著他,也就是他始終沒有把這些道理,具體到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上去,從而造成了18年的虧損,可悲的是,他現在還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實做交易是一個“認知”需要不斷提升的行業,和交易的年齡真的沒有關係,如果沒有提升認知,你的“思維能級”和交易2~3年的新手是一樣的,而且他們還容易產生一種“以老賣老”的思想,動不動以“老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的想法自居,讓自己的思想進一步固化,這是很危險的。類似於這樣的交易者其實很多,請大家引以為戒。
2、操作的一致性:
麻將高手不是每天都能贏錢,但是他(她)知道依靠自己的打牌規則,累積下來的一個時間週期內,打的牌局數量如果足夠多,贏錢是大概率事件,他要做的就是保持每一局的牌,都按照自己的規則去打就是了,也就是關鍵是保持操作的一致性。做交易也是一樣的道理。
本來你計畫交易10次,3次較大賠率的盈利就可以覆蓋7次虧損。但是如果交易開始就出現連續3次虧損,那麼這個交易者的心態是不是還能保持平靜,而不懷疑自己?你還能堅持原來的計畫嗎?
這裏有一個例子:
《海龜交易法則》中作者在1998年交易可哥期貨的例子讓我印象很深刻,他利用海龜交易法則,在1998~1999年的10個月當中做了28筆可哥交易,在前6個月,他連續交易17次都是虧損。結果最終10個月裏面,他大幅獲利。交易28筆,勝率14%,賠率(盈虧比3.5),虧損22355美金,盈利78256美金,淨利潤55903美金。
如果換作是你,你能在6個月虧損17次還繼續堅持你的交易系統嗎?
所以擁有一個預期為正的交易系統也許很重要,但是能堅持操作的一致性更為重要。
在你不保證你的系統預期一定為正的驗證階段,你一定要降低破產率,充分的驗證,保證樣本空間數量的足夠,然後根據概率的思維去統計自己的數據。不然如果破產率較高,一旦連續虧損幾次,即使這種情況在正常的概率範圍內,也會干擾你的判斷。
等系統成熟以後,你才可以嘗試慢慢加大破產率,從而使得自己的交易風險可控並且收益最大化。
3、沉沒成本,賭徒謬論和心態歸零:
沉沒成本是指你無法挽回的成本,你交易今天不小心虧損了帳戶的5%,你開始痛心疾首,開始自責,早知道不開這個倉就好了,早知道我反向做就好了,早知道今天我不開電腦出去和朋友打牌就好了。。。。。
你要知道,不管你怎麼責怪自己,這5%是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叫做“沉沒成本”,如果你想繼續心態平靜的交易下去,你必須接受它,讓自己的情緒馬上回復正常,因為下一次的交易,和你上一次賺多少錢或者虧多少錢毫無關係。
賭徒謬論是指一部分賭博的人相信運氣,上一次虧了錢,那麼這一次大概率就能賺錢。其實這是個謬論,就和拋硬幣一樣,其實每一次是正面或者反面的概率都是50%,也就是說每一次賭博的結果,和上一次的結果沒有任何關係,做交易也是一樣。所以不要讓上一次的結果影響到你。
知道了上面的兩個原理,就要學會心態歸零,不管你上一次交易是大賺還是大虧,總結完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以後,把原理記住,然後忘掉這次事情,重新開始,要做到心態歸零,千萬不要把上次的交易結果對心態的影響,帶入下一次交易。
4、時間框架的選擇問題:
有的人喜歡做短線,有的喜歡中長線,但是不管做什麼週期,都要保持操作週期的一致性。
比如我喜歡做中長線,我就喜歡看日K線,周K線和月K線,只有決定具體進場當天的時候,我才會參考30分鐘K線。
很多交易者的交易週期是混亂的,比如做短線的,本來看的是5分鐘K線,做多結果被套住了,然後就開始看日K線,從日線上找支持自己的做多的理由,然後死扛,這樣跨週期操作是很危險的。
所以保持自己的交易時間框架也是減少虧損,穩定盈利的關鍵。
5、避免交易系統的程式化歷史回測陷阱:
勝率和盈虧比要等行情走完才知道,但是你系統的預期是正還是負一定是通過你長期做單的統計結果。
這裏再強調一下,是“自己長期做單的統計結果”,不是把你的系統編個程式去跑歷史回測。你以為這樣能偷懶,很快算出你的系統預期為正還是負?錯了,歷史回測的結果和實盤的結果往往相差很大,原因做過程序化交易的人一定知道的:過度擬合,時間框架跨度不同,模擬和現實成交價格偏差,滑點等等問題。所以自己的交易系統必須放進實盤去檢驗,然後自己做出統計。
我修改一次系統往往要實盤檢驗3個月以上才算可靠。
根據實盤統計,你要從概率上挑出高勝率加高賠率的操作,看看有沒有共性和重複交易的可能性,然後也要挑出低勝率,大幅虧損的操作,並想辦法克服掉這樣的操作。你計算一下,如果去掉這些大幅虧損的,情緒化,不按照計畫操作的單,如果你的盈利是正的,那麼就已經得到了一個預期為正的交易系統,剩下的工作就是保持優勢操作的重複性,和一致性,努力去掉各種不按照計畫操作的做單習慣。如果真的做好了這一切,你的系統就成型了。玩交易就是玩個性,這個系統就是屬於你自己的,是你能深刻理解的,別人效仿不了的系統,這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說白了,還是一個提升認知,克服不良習慣的過程,這個過程不能偷懶,必須去實盤驗證。
如果能把上述五點做好,就有了比較好的紀律感,那麼做交易就進入了1%的絕對盈利者的範圍了。這些朋友交易風格很穩定,收益也很穩定,已經在市場中是很不錯的交易者了。但是他們離大師的境界,還有一段距離。
那麼大師的境界,是怎麼樣的呢?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如果你正在尋找最佳趨勢交易策略,那麼這種貨幣交易策略或許適合你。這是一種不需要任何交易指標、適用任何時間框架及貨幣對的價格行為交易策略。
“馬斯克賣股導致特斯拉大跌”無疑是本周市場上最熱議的話題,作為特斯拉長期以來最忠實大空頭,邁克爾·伯裏(Michael Burry)也加入了討論,並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
有一天,一條饑餓的蛇爬進了一家木工店尋找食物。當它經過地上的鋸子時,身體被鋸子割傷了一點。它憤怒地轉過身去,一口咬住鋸子。結果鋸子絲毫無損,它卻把自己的嘴也弄傷了。蛇更加憤怒了,紅著眼睛,沖上去用力地把鋸子纏住。最後它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沒有傷害到鋸子,反倒是自己被鋸死了。可憐的蛇至死也沒有明白,殺死它的並不是鋸子,而是自己失控的情緒。
一位著名操盤手,說過一句名言:市場最終會給每個人內心最想得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