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我們絕大多數交易者都是小資金交易的,我們進入匯市就是希望能以我們少量的資金博取大收益的,但在匯市市場裏小資金的命運卻並不是很好。
我們絕大多數交易者都是小資金交易的,我們進入匯市就是希望能以我們少量的資金博取大收益的,但在匯市市場裏小資金的命運卻並不是很好。
由於資金小,經不住市場大一點的震盪,很容易便會爆倉。那麼是不是小資金就沒有出路了呢?
其實不然,很多交易大神也是從小資金做起的,像被稱為“世紀投機大師”的理查德•丹尼斯便是從400美金開始交易,在10年的時間裏,他賺到了2億美金,創造了史無前例的50萬倍收益!
理查德·丹尼斯(Richard Dennis)
理查德·丹尼斯與其他交易大師不一樣的是,他不僅自己交易戰績斐然,他將他的交易系統傳授給“海龜”,海龜們同樣創造了不錯的交易成績。
1983年他招募了13個人,教授給他們交易的基本概念,以及他自己的交易方法和原則,學員們被稱為“海龜”。在隨後的4年中,海龜們取得了年均複利80%的收益。
理查德·丹尼斯,海龜奇跡的締造者,用一套簡單的系統和法則,便使僅有很少或根本沒有交易經驗的人成為優秀的交易員。
下麵我們就跟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這個能將400美金變成2億的交易新手也能學會的海龜式交易系統。
一、海龜式交易系統
簡單一點。操作得當的簡單定時退出法總能擊敗那些複雜、花哨的夢幻方法。
下麵將介紹一些海龜式交易系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長期趨勢跟蹤系統。它們是:
ATR通道突破系統:一個波幅通道系統,它把ATR用作波動性指標。
布林格突破系統(Bollinger breakout):一個波幅通道系統,它的波動性指標是標準差。
唐奇安趨勢系統:一個帶有趨勢篩檢程式的突破系統。
定時退出唐奇安趨勢系統(Donchian trend with time exit):一個帶有趨勢篩檢程式的突破系統,它使用定時退出策略。
雙重移動均線系統(dual moving average):在短期移動均線穿越較長期移動均線時買入或賣出的系統。與其他系統不同的是,這個系統始終不離市場,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
三重移動均線系統(triple movingaverage):這個系統也在短期移動均線穿越較長期移動均線時買入或賣出,但前提是穿越方向符合大趨勢(根據一條最長期的移動均線來判斷)。
為了檢驗這些系統的區別,我對它們分別進行了歷史模擬測試,目的是看一看每一個系統在過去的10年中能賺到多少錢。
下麵將使用之前講到的某些標準來比較一下這些系統的相對表現。
二、六大系統
在測試這些系統之前,讓我們先來更詳細地看一看各種系統。
ATR通道突破系統
ATR通道突破系統是一個波幅通道系統,它把真實波動幅度均值(即ATR)用作波動性指標。
頂:350日移動平均收盤價加上7個ATR就是通道的頂部;
底:減去3個ATR就是通道的底部。
何時做多:如果前一日的收盤價穿越了通道頂部,則在今日開盤時做多;
何時做空:如果前一日的收盤價跌破通道底部,則在開盤時做空。
何時退出:當收盤價反向穿越了移動平均線,交易者們就會退出。
交易者馬克·詹森在查克·勒博(Chuck LeBeau)的系統交易者俱樂部論壇上普及了一種叫作PGO(Pretty Good Oscillator,絕佳振盪器)的系統,這就是ATR通道突破系統的一種變體。
它也是下麵所說的布林格突破系統的一個變體。下圖就是ATR通道突破系統的一個波幅通道。
中間的曲線是350日移動均線,頂部的曲線就是350均線加7ATR所得出的波幅通道的頂部。
布林格突破系統
這個系統由查克·勒博和戴維·盧卡斯(David Lucas)在他們1992年的著作《技術交易者期貨市場電腦分析指南》中提出(計算移動均價的時間和計算波幅寬度的標準差有所變化)。
布林線(Bollinger band)是約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發明的一種波幅通道。這個系統的布林線是通過350日移動平均收盤價加減2.5倍標準差而得出的。
如果前一日的收盤價穿越了通道的頂部,則在開盤時做多;如果前一日的收盤價跌破通道的底部,則在開盤時做空。
下圖是布林格突破系統的波幅通道:
唐奇安趨勢系統
唐奇安趨勢系統是當年的海龜系統的一個簡化版本。它採用20日突破入市策略,10日突破退出策略,還有一個350日/25日指數移動平均趨勢篩檢程式。
交易者們嚴格遵守短期移動均線所指示的方向:
如果25日均線在350日均線之上,只能做多;
如果25日均線在350日均線之下,只能做空。
這個系統還規定了2ATR的止損退出點,這與原版海龜系統相同。
下圖是唐奇安趨勢系統的突破位和移動均線:
與價格走勢高度吻合的那條平滑的曲線是短期移動均線,圖形底部的那條平滑的曲線是長期移動均線。圖中可見,一個長期的向上趨勢正在進行中,因此只能做多。
價格資訊頂部和底部的兩條錯落不齊的曲線就是突破位。每當市場創下一個新高時,最高點都會直接刷新,因此向上突破位的曲線與價格走勢緊密吻合。
注意:由於價格呈上升趨勢,向下突破位(前期最低點)與價格走勢的吻合程度並沒有這麼高。
根據這個圖,4月10日時應該做多,因為價格在這一天穿越了3月7日創下的0.6802美元的前期最高點。
請注意,3月底時市場曾嘗試著突破這個高點,但未能成功。這是阻力作用的一個好例子。
當價格第二次上升到這個水準時,終於突破阻力,而且一口氣連漲6美分,直至0.74美元也沒有明顯的回調。
之所以突破成功,是因為不再有交易者願意在這個價位賣出,但卻有交易者願意在更高的價位買入。
定時退出唐奇安趨勢系統
定時退出唐奇安趨勢系統是唐奇安趨勢系統的一個變體,它採用的是定時退出策略,而不是突破法退出策略。它在80天之後退出,沒有任何形式的止損點。
有很多交易者聲稱入市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退出點。這個系統就是我對他們的答復。
當我們稍後比較各個系統的表現時,你會看到這個非常簡單的退出策略比那些複雜的策略更勝一籌。
雙重移動均線系統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系統,只在100日均線穿越350日均線時買入或賣出。與其他系統不同的是,這個系統始終不離市場,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
唯一的退出點就是短期均線穿越長期均線的時候:此時,交易者退出上一筆交易,開始一筆相反方向的新交易。
下圖是雙重移動均線系統的移動均線。
100日均線與價格走勢更加吻合,當它在7月底向上穿越350日均線時,交易者會做多。
你可能會發現,你這個系統屬於一個相當長期的趨勢跟蹤系統,交易頻率比其他大多數系統都要低。
三重移動均線系統
這個系統使用三種移動均線:150日、250日和350日均線。
交易者在150日均線穿越250日均線時買入或賣出。最長期的350日均線扮演的是趨勢篩檢程式的角色。
只有150日和250日均線位於350日均線的同一側時才能交易。如果兩者都高於350日均線,只能做多;如果兩者都低於350日均線,只能做空。
與雙重移動均線不同的是,這個系統並非始終不離市場。交易者在150日均線穿越250日均線時可能退出。
下圖是三重移動均線系統的三條移動均線。
最上面一條是150日均線,中間一條是250日均線,最下麵一條是350日均線。可以看到,在與上上圖(雙重移動均線系統)相同的時間段內,三條線全部隨著價格的上漲而緩慢上升。
如果最上方的均線掉過頭來向下穿越中間的均線,系統會退出交易。
三、為什麼要做歷史測試?
歷史檢驗也被稱作事後檢驗。有許多交易者不相信歷史檢驗,其中還包括不少成功的交易者。
他們認為,用歷史數據作檢驗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過去並不代表未來。對那些不相信歷史檢驗的人來說,我想問這麼幾個問題:
你還有別的方法嗎?
不了解過去,你怎麼制定策略?
你怎麼決定何時買入或賣出?
難道瞎猜嗎?
你能掌握的唯一資訊就是市場迄今為止的表現。
即使你是一個隨機而動的交易者,不使用任何的法則或系統,你也會把過去的經驗當作一種指南。你依賴的是對過去的解讀;事實上,你依賴的是歷史數據。
聰明的自主交易者可能會在多年的實踐之後開發出自己的系統。他們觀察到了蘊藏著贏利機會的重複性模式,於是設計出了利用這些機會的交易策略。
新手們在入市之前,常常會先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好好研究一下過去的走勢圖,瞭解一下過去的市場是怎樣的。因為他們知道,關於市場的未來趨勢,最好的指南就蘊涵在歷史中。
歷史檢驗雖然不能預見到未來,但它可以幫助你判斷一種方法能否在未來盈利。
它並不是最優的方法,水晶球或時光機都比它要好,但它是目前可用的工具中最好的一個。
四、測試哪些參數?
既然歷史測試對我們的交易如此重要,那麼我們究竟該測試哪些內容呢?
今天所說的測試使用的是一個常見的市場組合和一種常見的資金管理法則,這是為了明確測試結果的差異,使它們區別於法則變化所導致的差異。
以下是測試中所使用的參數:
1市場組合
筆者所測試的市場組合中包括外匯、期貨、債券等美國的高流動性(交易量較大)市場中的交易產品,如:澳元、英鎊、、加拿大元、原油、棉花、歐元、歐洲美元、黃金、銅、民用燃料油、無鉛汽油、日元等。
我們把測試範圍限制在美國市場,因為許多歷史數據供應商只是零零星星地提供有關國外市場的資訊。
礙於這個原因,許多新交易者一開始只做美國的市場,而我們想盡可能地便於交易者們把我們的測試結果應用到他們自己的交易中。
2資金管理法則
這裏所使用的資金管理法則與海龜們的方法相同,只不過在一個指標上更保守了一些。海龜們令1ATR等於交易資本的1%,而我們的標準是0.5%。
也就是說,在為一個給定市場計算合約數量的時候,我們用帳戶淨值的0.5%除以這個市場在交易發生時的ATR值。
3測試期
這次測試使用的是1996年1月~2006年6月的數據,所有系統都是如此。
在我們公佈測試結果之前,你不妨先猜一猜這些系統在這段測試期內的表現孰優孰劣。
定時退出系統的表現比普通的突破法退出策略差多少?
哪兩個系統的MAR比率最高?
三重移動均線系統的表現比雙重移動均線系統強多少?
五、測試結果
我用同樣的數據(同樣的資金管理法則、市場組合和測試期)對全部6個系統作了測試。
測試時模擬了每一個系統在1996年1月~2006年6月的每一次交易,並據此生成了業績統計數據。
下表列出了每一個系統的一些最主要的業績指標值:
當筆者第一次測試定時退出策略時,我大吃一驚。它們的表現比我想像的好得多,甚至比突破法退出策略還好。
如果說一個系統的威力在於它的退出策略,這就是最好的證據。這說明,一個系統的贏利能力並不完全依賴於一個有優勢的入市策略。
請注意:唐奇安系統的表現不如其他系統。這說明,突破法在海龜計畫實施之後的歲月中已經喪失了一些優勢。
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交易者效應(trader effect)造成的。
上表的另一個讓人吃驚的地方是雙重均線系統的優異表現。
注意:這個系統的業績要優於同類但更複雜的三重均線系統。這個例子證明了更複雜的系統未必更好,而且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這些都是基礎性的系統。其中,雙重均線、三重均線和唐奇安趨勢這三個系統甚至沒有任何的止損退出標準。
這意味著它們違背了最受尊崇的交易格言之一——永遠要有止損點。但它們的風險調整回報率卻可與其他系統比肩,甚至強於其他系統。
六、要不要加入止損點?
完全沒有止損退出標準會令很多交易者惴惴不安。如果我們加入退出點,雙重均線系統的表現會有什麼變化?
下圖反映了不同止損標準下的MAR比率,橫軸代表止損標準,以入市時的ATR為單位。
注意:止損標準為零時,也就是根本沒有止損點時,MAR比率最高。
事實上,這個結論對所有指標來說都成立:平均複合增長率、MAR比率、夏普比率、衰落、衰落持續期——每一個指標。
三重移動均線系統同樣如此:如果加入止損點,每一個指標都會變壞。對定時退出唐奇安趨勢系統的止損點測試也幾乎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只有一個例外:對10ATR以上的大止損標準來說,系統表現與沒有止損點的時候差不多。
這當然與“永遠要有止損點”的一般信念非常矛盾。為什麼?止損點不是對保住本錢很重要嗎?既然我們加入了止損點,衰落水準為什麼不下降呢?
有許多交易者認為,最需要擔心的是一連串接踵而來的損失。這對每筆交易不過維持幾天的短期交易者來說或許是事實,但對趨勢跟蹤者們來說不是。
對趨勢跟蹤者們來說,衰落也來自於趨勢逆轉,這通常發生在大趨勢結束之後。有時候,趨勢逆轉之後的市場非常不穩定,操作起來相當棘手。
海龜們都知道,放棄在趨勢中積累起來的部分利潤只是遊戲的一個部分。我們知道我們早晚會經歷巨大的衰落。
但這對某些海龜來說確實是件痛苦的事,特別是那些最受不了賠錢的海龜。目睹剛剛賺到的錢煙消雲散是我們的交易風格中最難忍受的一個環節。
因此,趨勢跟蹤者們的衰落並非來自於入市風險,而是來自於利潤的返還。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說技術指標達到了支撐位或阻力位?例如,相對強弱指數通常在30和70之間震盪,因此,我們可以說它們代表支撐和阻力水準。
金融市場就像一頭狂躁的野獸,要麼瘋漲,要麼狂跌。某只股票一天上升20點,第二天又下跌24點,從而引起公眾的關注,使他們產生了海市蜃樓般的幻想。那麼,是什麼因素能引起資產價格的上下波動呢?
所有的行業,都是有天賦的更容易接近成功,但是並不代表資質平平的人就永遠沒有辦法成功。
美國著名商業科技預言家凱文·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