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自從有了資本市場,人類就多了一個無形而殘酷的爭奪利益的戰場,各種關於如何在這個戰場作戰的理論也就應運而生,正統的如學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術分析派,邊緣的如混沌理論、星象理論、周易八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作為一個市場實戰交易者,更應看重的是對市場語言本身的解讀與感悟。
自從有了資本市場,人類就多了一個無形而殘酷的爭奪利益的戰場,各種關於如何在這個戰場作戰的理論也就應運而生,正統的如學院派、基本分析派和技術分析派,邊緣的如混沌理論、星象理論、周易八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作為一個市場實戰交易者,更應看重的是對市場語言本身的解讀與感悟。
1
為什麼那麼多人沉湎於資本市場?難道是受金錢的誘惑?並不是。
潛意識地陶醉於人類“賭性”本能,也是人們滯留於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追求刺激、懼怕無聊、盲目自信、屢敗屢戰等“賭性”特徵是人性使然,而幾乎天天波動的“日間雜波”也提供了很多貌似可以“行動”,可以“贏利”的機會。
於是,受制於本能的賭性,很多交易者只是將自己的精力和熱忱放在希望能夠迅速獲利的僥倖心理上。他們對真正冷靜地觀察市場,對如何建立能夠確保自己穩定贏利的投資風格、投資策略、投資心理反而關注不多;他們總是頻繁地、情緒性地交易,而很難耐心地等待“進退有據”的入場和出場時機。
難怪交易大師威廉姆斯說:
“我對交易的藝術的興趣,遠遠超過對最近一兩筆交易本身的興趣。”
華爾街的大炒家傑西·利弗莫爾也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賭博和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對市場的波動壓注,後者則要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
多年前,我就已經把這句話貼在自己用於交易的電腦上。
在市場,我們碰到最多的問題是諸如“能漲到哪里去”或“能跌到哪里去”此類的疑問,這些問題或許是不經意提出的談資,或許是認真地求索的課題。但是這些問題卻常常在強化著我們的一些思維,即:市場的未來到底會如何?如何預測或猜測未來?
現實生活中樂此不疲地探詢這類問題的人也如過江之鯽,我們常常聽到有人為某次對市場正確的猜測而引以為豪。這是十分正常也十分可以理解的思維。
但作為一名職業炒手,我早已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對這類問題的探詢上。職業炒手更應該做的工作是“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畫,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畫”。
因為,且不去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精確預測未來這一哲學命題(道氏理論就認為“日間雜波”是不可預測的),單就“風險管理、心理控制”等這些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而言,後一種思維方法會使我們對市場和交易考慮得更為周全。從市場的交易實踐來看,如果根據前一種思路進行交易,投資成績可能起伏波動很大,而後一種思維方法所指導下的交易則能夠使我持續穩定地賺錢。
因此,一個職業炒手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場好的時候一定要勇猛果斷,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就一定要謹慎小心,切記不能魯莽和膽怯。
預測未來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預測市場是投資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場直覺和感受後,我們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市場趨向的。
但要持續穩定地賺錢,更多的還是講究“在不同的環境下做適當的事情”,換句話說,“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畫,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畫”對職業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預測市場重要得多的工作。
正確的投資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確的思維方法卻應該基本一致。許多投資人把太多時間耗費在前者,對更本質的後者卻所思甚少。
很多成功的投資人,儘管風格各異,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具備“每逢大事有靜氣”和“進退有據”的心理特質。或許,在資本市場成功,與在別的領域取得成功相比,有著不同的成功哲學。
我們該形成什麼樣的投資哲學呢?交易的本質是什麼?作為一個交易者,你對交易的信念是什麼?
就如人們都是根據自己的信念在思考和行動、喜歡和憎惡一樣,投資人也都是根據各自的信念在進行交易,並常常享受各自信念所帶來的贏利喜悅,同時也常常遭遇著各自信念所引致的失敗困惑。
2
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樣的交易信念才能夠使我們的資金在投機市場穩步增長呢?答案當然會因人而異,作為一個職業炒手的回答是:
放棄自己的任何信念,追隨市場的信念;
放棄自己的任何個人意志,追隨市場的意志;
放棄任何理論、概念和技巧,根據市場現實的狀況厘定分階段的交易戰略、交易策略並據此交易。追隨市場的信念;
我們應該根據市場現實的狀況厘定分階段的交易戰略、交易策略並據此交易。
就像我們開車,一切都是根據路況和即時的交通狀況而定,很少有主觀的成見或先驗的理論;又如水的行為方式,或潺潺小溪,或水滴石穿,或寧靜湖泊,或奔騰江河,或遼闊大海,都根據各自的具體情形而選擇,都安詳,都自在。
亞當斯密說:“當我們身處某種範式時,就很難想像任何其他範式”;
禪宗六祖說:“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
而對於市場交易,如果想要追求穩步的資金增長,就要做到:放棄一切主觀的成見或希冀,不去想自己想要的,保持心靈和思維的彈性,透過市場語言瞭解市場的狀況和市場的結構,傾聽市場所需要的,調整自己的內在結構使之與市場的內在結構相融合,如果整個過程中出現了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放棄問題而不試圖強求解決問題,這樣一來,金錢的利益將不是唯一的報酬。
初入市場者,難免眩目於市場紛紜變化的數據和資訊,曆練數年後,又會困惑於龐雜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流派。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相似的操作經歷和困惑後,人們仍孜孜於各種方法的學習,熱衷於追逐市場的每一次可能贏利。這一半是由於贏利可能性的驅動和誘惑,一半則是人類探索的天性和追求完美的本能使然。
當然,這無疑多少會有一些收益。但是,“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謬誤”,“差之毫釐,失之千裏”,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卻容易陷入思維的死胡同。這是因為人類不能探尋出世界的所有奧妙,對應於市,我們註定了不可能捕捉到市場的每一個贏利。這是哲理的規定或“上帝”的安排。牛頓晚年探索“宇宙神學”一無所獲,愛因斯坦對“統一場論”的研究也並沒有多少結果。
那麼,是否我們是要陷入不可知論而停止對市場的探索呢?是否對市場我們就一定毫無作為呢?顯然不是。因為人是有靈性的。“簡化,簡化,再簡化”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好辦法。
絕大部分大師都是簡化的:江恩雖然建立了龐雜的測市系統,但在他最後的著作《在華爾街45年》一書中,真正推薦的只是其簡潔的十多條操作規則;眾所周知,巴菲特簡化到放棄行情報價機,甚至宏觀分析,甚至行業分析,而只關注企業的“內在價值”;索羅斯的“反射理論”,不過是在對市場基本因素的透徹理解和對投機心理的高超把握上披上了一件豔麗的外衣,其精髓卻是簡要的;而任何知道彼得林奇常識投資法的人,都不會不驚歎於一代大師的簡潔。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大道至簡,大音希聲”。放棄人類盲目自大的本性,承認自己的局限,不去追尋市場不屬於自己的獲利機會,幹自己能幹的事,“簡化,簡化,再簡化”,是生存和取勝之道。
3
交易的目的是什麼?當然是持續地穩步賺錢!可是,當我們認真觀察投資者的交易行為時,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交易行為已經出現“異化”,他們已經迷失了自己的本來目的!
人性喜歡齊全而厭惡殘缺,請試一下,信手畫一個圓而留下一點缺口不畫完,是不是沒有把那個缺口完全補上的話心中就隱隱有點不舒服的感覺。
主觀上的這種“求全”意願或許構成了人們對自身目標追求動力的一部分,但有時候,“求缺”思維卻可能反而能夠使我們更順利地達到目標,讓我們更好地生存。
是不再追求“花好月圓”了嗎?不是,現實世界中,花不開月不圓是一種更經常的客觀存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缺”簡直就是一種美的境界,那由“天殘地缺”而生的“女媧補天”美麗神話,那文人墨客談心論性的“求缺齋”,那中國古建築史上匠心獨運的“求缺閣”……
“缺”簡直就是古中國性格的一個有機部分,“求缺”的思考,讓我們離現實更近一點,離空想更遠一些。作為職業炒手,在市場交易中,也要善用“求缺”思維,放棄“求全”理念。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在市場頻繁交易,而盲目追漲殺跌結果卻走了更遠的路呢?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賣一個最高價,而遲遲不願意出手,最後反還被套呢?
如果善用“求缺思維”,又怎麼會為了追求一只更“黑”的“黑馬”而不惜去冒極大的市場風險呢?……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善用“求缺思維”,我們還可以省去很多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煩惱,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清晰而簡潔,不被繁雜的市況引致混亂,市場交易也從此不再單純是一個牟利的工具,開始變為一種享受和樂趣。
真正的圓滿只存在於理念之中,人世上沒有誰真正看過圓的東西:月亮到底真正圓過嗎?一塊硬幣其實也不夠圓,即使高科技工藝下做出的圓用高度顯微鏡觀測也不可能圓得完美。
難怪曾國藩如此說:“……吾不敢求全也,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凶隨之矣,眾人常缺,而一人常全,天道屈伸之故,豈若是不公平?……”。
那麼,讓我們在喜歡完美的同時也開始欣賞殘缺吧,如此,人生在世哪一刻又不美好完美?哪一刹又不該頂禮膜拜感激歡欣呢?
投機成功的最本質要求是什麼?五花八門的投資理論和汗牛充棟的投資書籍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但最終得到的卻只是感到了理論的灰色和蒼白。
感謝長期實踐、磨練和洗禮,伴隨著從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續穩步賺錢的歷程轉變,成熟的交易者才會逐漸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戰略上順市場心理,戰術上逆市場心理”。
戰略上順市場心理,能讓我們抓住一些戰略性機會,使規避一些大的風險,使我們的整體思維更加清晰,使我們交易的整體佈局更加合理;
戰術上逆市場心理,能讓我們把握更多的交易機會,對市場的瞭解更加深刻和細微,使我們的交易更加精細。
前者是制勝的理念和前提,後者則是將這個理念轉變為現實贏利的具體路徑,兩者相得益壯,就能使我們在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並持續穩定地賺錢;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違背的戒律,後者則要求使用者必須達到和市場融為一體“無為而制勝”的境界。
真正的市場高手,一定不拘泥於使用什麼技巧,也不迷信什麼政策、理論、技術和消息,他們追求的是對市場群體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個體心性的全然了悟。
拋開束縛,方能瀟灑自如!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如果你正在尋找最佳趨勢交易策略,那麼這種貨幣交易策略或許適合你。這是一種不需要任何交易指標、適用任何時間框架及貨幣對的價格行為交易策略。
“馬斯克賣股導致特斯拉大跌”無疑是本周市場上最熱議的話題,作為特斯拉長期以來最忠實大空頭,邁克爾·伯裏(Michael Burry)也加入了討論,並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
有一天,一條饑餓的蛇爬進了一家木工店尋找食物。當它經過地上的鋸子時,身體被鋸子割傷了一點。它憤怒地轉過身去,一口咬住鋸子。結果鋸子絲毫無損,它卻把自己的嘴也弄傷了。蛇更加憤怒了,紅著眼睛,沖上去用力地把鋸子纏住。最後它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也沒有傷害到鋸子,反倒是自己被鋸死了。可憐的蛇至死也沒有明白,殺死它的並不是鋸子,而是自己失控的情緒。
一位著名操盤手,說過一句名言:市場最終會給每個人內心最想得到的東西。